


我出生在河南省濮阳市一个叫清丰县的县城,小时候听村里的老人讲,这个县城本来叫顿丘城,东汉末年曹操曾经担任过顿丘县令,到隋朝时有一大孝子张清丰,因为善事双亲,头炉烧饼必先献于父母,后人钦慕敬之,随改顿丘城为清丰。而这“头炉烧饼”也是我家的家规。
记得很小的时候一家人在一起吃饭,父母就讲一个餐桌规矩,爷爷奶奶不动筷子,小孩子就不可以夹菜吃,当时年纪小不懂为什么,非要“以身犯险”,最终被父亲臭骂了一顿。心里虽然深深的记住了这个事情,但是记住的却是那顿不乐意的臭骂,至于为什么爷爷奶奶不动筷子之前不让我动筷子的道理始终是不太明白。
那个年代家里比较穷,一年当中除了过年期间外吃不上几次好东西。每当家里做了好吃的,爸妈首先要给爷爷奶奶送上第一份,然后再给我们兄妹三人吃,最后爸妈再吃剩下的。他们说老人身体不好,需要多吃点好东西补补,小孩子正在长身体,也需要补充营养。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张清丰“头炉烧饼”的道理。每天打出的第一个烧饼给父母吃,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给父母的不仅仅是头一份烧饼,更是一种孝心孝义。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大地震,给四川人民造成了巨大灾难。有一天周末我回到家里,和爸妈一起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新闻,当知道汶川地震的事情后,爸妈拿起珍藏在床下的存折匆匆忙忙的出了家门,后来我才知道,为了帮助四川灾区的人民群众,他们将那一年全部庄稼的三千快收成捐给了灾区,而那笔钱本来是计划要给家里添置一辆农用机械的。
随着年龄的慢慢增长,我渐渐的明白一个道理,正如《孝经》所言,“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孝顺乃修身之源,孝顺为齐家之本。我的父母都是农村人,没有太多文化,但是他们为人正直,孝敬老人,乐善好施,爸妈用朴素的孝道行为告诉我们兄妹三人一个道理。在家孝敬父母,父慈子孝,家庭就会家和万事兴,在外善待他人,助人为乐,诸事就会顺心如意。
如今,父母年事已高,我们兄妹三人也都成家立业,大姐虽然远嫁河北,但是每逢佳节假日必然会返乡看望父母,平时还总是给二老买上一些日需家用。二姐南下广州务工,尽管工作忙碌,但是一有闲暇时间便主动跟爸妈视频聊天,并且经常给爸妈邮寄一些好吃的。而身为工程人的我,也开始效仿两位家姐,在工作不忙的时候会申请请轮休假回家,每当有同事问我为什么要回家的时候,我就会开玩笑的说,回家不需要什么理由,一个人不回家才需要理由。
疫情期间,身为党员的大姐为了帮助武汉人民克服灾情,曾组织单位职工向灾区人民进行募捐。二姐在单位也是被誉为乐善好施的好心人。孝子亲则子孝,钦于人则众钦。父母用言传身教式的“孝道”家风,让我们兄妹三人懂得何为“小孝护家大孝为国”的道理。
去年除夕晚上,全家人一起吃团圆饭,二姐家的孩子像我当年一样“以身犯险”,在老人动筷子前,直接去夹自己爱吃的红烧肉,二姐看见了上来就是一顿臭骂,吓得孩子立刻安静了下了。看着小外甥一脸不乐意的样子,我知道他现在肯定是不明白这“头炉烧饼”的深意,但是我相信以后他会慢慢得懂得这个深刻的道理。(王理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