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抢时节,农村处处都是一片繁忙景象,酷暑“双抢”过后,第一件大事便是送公粮。尽管当时农业生产靠天吃饭,稻谷亩产也不过五、六百来斤,但村里人心中始终“死守”着一个道理:交足国家的,余下才是自己的,宁愿自己少吃点,也要把上等的粮食交给国家。在农民看来,赚钱交税、种地送粮,天经地义、耽误不得。
“明天要去送公粮,公社粮站离我们生产队十多里路远,大家需要早点动身。” 队长说。
第二天凌晨,太阳还未升起,母亲早早就起来蒸好了大白馒头,我和父亲吃过馒头便出发去送公粮了。父亲挑了120斤,我年龄小,只能挑20斤,蜿蜒的乡村小道上,还有许多同我们一样,挑着沉重的稻谷,一路小跑着赶往粮站。那时的我,光是走到公社都吃力,更别说是挑着沉甸甸的粮食了。我跟随父亲身后一路走走停停,渐渐有些体力不支,父亲察觉后放缓了脚步,但并没有停下休息,朝我说道:“孩子,挑着沉沉的粮食送到公社虽然有些辛苦,但却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我们这是在为国家作贡献呢,爸希望你能好好读书,争取也能吃上国家粮,成为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距离公社还有最后几里路,父亲将我小箩筐的稻谷放到了他的箩筐里, 这一路上,汗水浸湿了父亲衣裤,肩上也磨起了血泡,但他依然精神昂扬地前进着。当看见粮站的时候,我顿时来了精神。父亲又重新把我的箩筐加满,想是让我也感受一下交粮时的荣誉感。粮站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 等了一个多小时,终于轮到我们了。
验粮员先是检查了稻谷的质量,拈起几粒稻谷,一颗一颗放在嘴里咬烂,爸爸告诉我这是在检查稻谷是否干燥,如果咬的时候会发出“嘎嘣、嘎嘣”的响声,就表示稻谷已经晒干。接着验粮员又从谷箩的各个角落抓起一小捧稻谷,用力一吹,看看是否有瘪谷和稗谷飞起,反反复复检查了好几次才放行。早在等待检查时,我便有些不耐烦了,后又见识到这么严谨繁琐的检查程序,便忍不住小声抱怨起来:“挑了这么远,脚都快肿了,还要挑三拣四的”。爸爸却显得很平静,安慰我说:“公粮是给国家用的,要入库储存,质量开不得玩笑,收粮员要求严一些是应该的,你也应该向他们学习,以后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要一丝不苟,严格谨慎。”
长大后的我加入了施工行业,为祖国修路架桥,为国家做出了贡献,一如父亲所愿,吃上了“国家粮”。那时候能吃上“国家粮”,在村里是很大的荣耀,我也深深体会到,这“国家粮”都是那些同父亲一样,日夜辛苦劳作的农民一粒一粒种出来、一担一担送到粮站,送到那些为国家做出无数贡献人的手上。送公粮的回忆时刻在脑海中回荡,仿佛在提醒我,要守好初心与底线,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权、慎欲、慎微、慎独,为自己这一份“国家粮”尽职尽责,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