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离天空最近的地方,是许多人心中向往的圣地。行走在高原上,伴随着海拔不断升高,氧气含量也在一点点降低,这时的你可能会觉得有些胸闷、气短,甚至感到头疼,不用怀疑,这一定就是“缺氧”引起的高原反应了。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往往会对“缺氧”产生恐惧,而四公司的筑路人却选择了挑战极限,他们勇往直前,立誓定要在青藏高原上打通一条通往未来幸福生活的隧道。
2017年1月,四公司接下了西藏S5线(拉萨至泽当快速通道)的控制性工程——圭嘎拉隧道建设这一项艰巨的任务。圭嘎拉隧道进口处海拔为4248米,出口处海拔4117米,隧道左洞长12.79公里,右洞长12.78公里。2023年6月28日,圭嘎拉隧道全线贯通,标志着这条世界最长的超高海拔公路隧道,历时7年建设取得决定性胜利。
在这一“世界之最”的背后,项目建设团队要面对的是“世界之难”:圭嘎拉隧道平均海拔达到4300米,特别是1号斜井洞口海拔高达4560米,地质情况极为复杂。施工中面临着隧道掘进和通风距离长、斜井坡度大、高原缺氧、高寒低温等难题,以及富水、岩爆、瓦斯等不良地质条件。如果是在平原地区,打通同等长度的隧道至多需要4年时间,然而在海拔高达4000多米的西藏,难度增加了无数倍。对于长期在低海拔地区生活的人们来说,高原反应是极其强烈的,轻则头痛、乏力,重则肺水肿,甚至危及生命。尤其是缺氧,着实给项目团队的身体和精神都带来了极大的考验。
“受不了了,头痛,快送我下山!”在高原仅仅待了一夜的厨师,第二天天刚亮就嚷了起来。随行医生彭建国给厨师一测血压,也有点被惊到——高压165mmHg,低压125mmHg。彭建国熟练地诊疗、开药,并联系项目办公室同事安排车辆送患者下山。高原反应是很多人无法迈过的一道坎,不仅仅是厨师,包括工程师和协作队伍人员在内,许多初入高原的人,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走了一批,又来一批,面对频繁的人员更迭,项目经理周晓兵不禁皱起了眉头:“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得尽快解决缺氧问题。”为了战胜这只高原上的“拦路虎”,项目团队积极研究高原反应的应对措施,结合科技智慧,攻坚克难。
在人员选拔方面,经验丰富、技术高超是首要条件。但是,在高原施工仅有这两项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强大的心理素质应对高原恶劣环境和缺氧风险。项目团队在这一方面可谓是煞费苦心,通过严格把关、层层筛选,最终挑选了一批符合条件的施工队伍。“这支队伍的成员不仅具备高原施工的专业知识,还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能够适应高海拔环境下的工作。”项目总工白永厚说道,“不仅施工队伍要精心挑选,项目工区配置也要齐全,务必要保证大家的人身安全。”
“医疗室是必须要建的,就设置在工区,离项目员工和一线工人们近些。”周晓兵在研究解决高原缺氧难题的会上说道,“建国,你看看能不能再联系几位医护人员,组建一支医疗队伍,这样对员工和工人们的身体健康保障也更大一些。”“坚守”是建设者的热血激情,“关怀”是项目团队的以人为本,面对缺氧难题,项目把职工健康放在首位。早已经建好的工区驻地里又传出了机械的轰鸣声,项目工区内医疗室搭建起来了,并且配备了专业的医疗队伍和器械设备,周晓兵也向项目工会下达了一条硬性规定——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健康体检。同时,他还不忘叮嘱员工:“闲暇之余,大家也要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不过也要注意适当锻炼,身体出现不适,一定及时就医。”
“小王,你快来看这是什么呀?”结束了一天隧道洞内作业的工人看到隧道洞口外赫然摆放着两个蓝色的集装箱样式的“大物件”,不禁有些好奇地呼唤同伴一同围观。“这是‘移动制氧站’,为了帮助大家缓解高原反应,项目专门设置了高原‘氧吧’。”工区负责人龚航涛给围观的工人解释道,“大家在这里可以吸氧、休息,相互沟通交流,有助于减缓、改善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血氧不足导致的高原病症状。”听到这些,工人们欢呼起来,纷纷夸赞项目考虑得非常细心周到。
坡度高达13%的超高坡度斜井施工通风是影响圭嘎拉隧道斜井施工进度的一大难题,高原缺氧加上斜井内空气不流通,缺氧反应和施工粉尘让建设者们难上加难。“不行了,我觉得有些呼吸困难!”洞内正在作业的一名工人突然觉得有些呼吸困难,急忙向龚航涛汇报这一情况。“由于洞内氧气含量低,加上掘进时产生的粉尘过大,最近不少工人都来反映情况,在洞内作业时出现身体不适。”龚航涛在斜井施工方案研讨会上说道。“一定要解决洞内施工环境问题!”周晓兵听后明确表态。
项目总工白永厚通过查询相关资料、咨询专家教授等多种途径苦寻隧道施工送氧通风办法。“要不咱们邀请一些专家来为项目制定通风方案吧。”白永厚在隧道通风方案研讨会上说,“昨天我和一位隧道技术专家咨询的时候,他向我推荐了西南交通大学郭春教授,据说这位郭教授对这一领域非常有研究。”这一建议提出,众人纷纷表示赞同。“可以先与郭教授联系,邀请他到项目现场实地察看。”工程技术部负责人刘永杰提议。
说干就干,解决问题刻不容缓。白永厚第二天便与郭春教授取得联系,一周后郭教授便带领团队来到项目进行实地勘察,并研究制定出前期采用压入式通风、后期采用巷道式通风的方案。通过引进通风除尘台车,对隧道施工过程中引起的粉尘进行过滤,采用电动装载机和电动挖掘机,大大减少机械设备尾气排放,从而改善洞内空气质量。双管齐下,终于解决洞内通风排风问题,实现低碳环保的同时,改善了作业环境。
从“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顽强拼搏、甘当路石”的“两路”精神,到“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在这片雪域高原上,四公司的建设者们传承弘扬先辈精神,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顽强毅力鏖战7年,历经2000多个难熬的日日夜夜,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目标节点。奋斗不止,精神不怠,未来的征程里,他们将继续向一道又一道难关发起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