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传统生产力渐进式提升,新质生产力涉及领域新、技术含量高,更偏向于颠覆式提升,更容易在当前激烈的竞争中摆脱市场规模的束缚,探索出新的发展路径。在当前施工企业同质化竞争不可避免的趋势下,提高新质生产力则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打破企业发展壁垒的重要方式。
一、当前施工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是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一方面,当前传统市场存量空间日趋缩小,(国办发〔2023〕47号)文提出,为切实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针对12个地方债务较高的重点省份,原则上不得在交通领域(含高速公路、机场改扩建、运河、轨道交通及市郊铁路等)、社会事业领域(除教育、卫生健康、养老托育、特殊群体关爱保障以外)、市政领域(除燃气、排水、供水、供热实施)、产业园区领域、新基建领域(除大型数据中心、政务信息化项目以外)、楼堂馆所及业务技术用房、棚户区改造等七个领域新建政府投资项目。由此可见,市场收缩的日趋严重,行业竞争的愈发激烈,对施工企业造成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随着建筑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转型阶段,发展重点逐渐向工业化、智能化、绿色化倾斜,“加大在水利水电、生态环保、海洋工程等业务领域的资源投入”、“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也成为各大建筑央企争先恐后抢占的全新赛道,新兴产业的增量市场已呈“群狼争食”之势,“内卷”式的竞争态势日益凸显。二是海外毛利率整体偏低。从盈利端看,建筑企业海外业务毛利率水平整体低于国内。2022年八大建筑央企和四大国际工程公司的平均境外毛利率为10.3%,低于境内毛利率1.8个pct,大部分建筑企业由于海外较高的用工、用料及运输成本,境外业务盈利能力低于国内水平。2020年以来由于疫情的全球流行,各国人员出入境和设备物资供应受阻,部分企业海外在建项目停产停工,合同履约风险加大、成本提高,2020年起八大建筑央企和四大国际工程公司境外业务平均毛利率不断下降。三是企业管理难度增大。从作业环境看,对比高新技术产业的室内流程化作业,施工企业作业环境主要在户外、地下空间、水上作业等,受环境影响因素大。从作业方式上来看,高新技术产业主要为机器化生产,一旦定下生产标准,其产品质量较为可控。而施工企业产品主要为现场手工作业,包括预制构件等,其产品质量如要达标,需要层层把关,受工人技术、现场管理水平等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因此,综合对比高新技术产业,施工企业的管理难度更大,生产效率更低。
二、提高企业新质生产力的建议
(一)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做到“有所作为”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要搞一种模式”,充分揭露了国有企业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要努力做到“有所作为”的深刻洞见。一是要加速商业模式迭代升级。要以新的商业模式引领市场经营,创造更多具有竞争力的“中交模式”。通过延伸“大交通”产业链、提升“大城市”价值创造能力、推动“江河湖海”转型发展,积极策划一批业态丰富、产业多元的综合性项目。二是要加强技术装备支撑引领。要紧盯当下实际需求、服务企业长远发展的技术装备创新,产出一批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原创性科技成果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国重器,精准聚焦基础性、紧迫性、前沿性、颠覆性原创技术,获得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动权。三是要加快数智化赋能提升。要以数字化、智能化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以现代产业链链长建设和成立智慧港航产业联盟为依托,加速促进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数智中交特色产业体系,提升系统创新能力和整体竞争力。
(二)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重视“内外”联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首先要通过国内与国际的资源互动、要素配置等赢得动力,进而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通过内外联动,国内市场能够充分利用国际市场的资源和机遇,国际市场也能从国内市场的发展中获益。因此在建筑施工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当下,加速海外优先优质发展势在必行。要加强与国际企业紧密联系,创新合作模式,扩大跟踪项目的储备,守住重点国别和既有市场。要在独立经营国别和共同经营国别市场进一步发力,培育核心市场。要聚焦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瞄准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要进一步优化海外市场开发体系建设,提高项目履约能力,以现场保市场、以信誉拓市场。
(三)发展新质生产力要聚焦“守”“创”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要忽视、放弃传统产业”,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因此要以“守”与“创”的辩证眼光来看待企业发展,在坚守传统产业阵地的同时,不断优化产业升级,用好新质生产力。在加快建设现代化企业治理体系、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紧跟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趋势,在“大交通、大城市、江河湖海”领域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核心主业的核心竞争力,巩固扩大领先优势。另一方面要领会“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本质要求,抢抓新一轮产业变革机遇,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优化企业产业布局,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要吃透国资委推动国有资本“三个集中”的实质内涵,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收入和增加值占比,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